{lmss:global.cfg_webname/}

  • 绿色
  • 蓝色
  • 红色
  • 桃红色
  • 黑色
当前位置: 首页>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广安门内大街315号国家信息中心大厦B座5层
邮编:100053
电话:010-63691901  (编审一部)
传真:010-63691902
Email:cnlaw_cn@yeah.net

 

编审人员:各专栏责任编辑和各版块编审人员的联系方式,在相应栏目列示。

         未列示者均可由编审一部转达。

 



网站简介:
     中国司法网最早是在司法部《中国司法· 网络版》基础上创建的。 2001年,在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北京大学法学院、 中央电视台法治频道、 中国司法培训中心等单位和机构的合作支持下,确定了主体项目,投入专项资金,组建专业团队,全面上线运营。 到2003年,根据国家机构改革政策,按照司法部政治部[(2003)司政031号]文件指示 和[司社字(2003)02号]文件决定,中国司法网分阶段逐步改制为自主经营性网站。其建设发展和相关项目的运营,均按照文件规定和授权协议,由北京法务科技中心 “全权负责,统一管理”。
     多年来,中国司法网在政法系统有关领导和专家的关怀指导下,以“三个代表”为宗旨,以促进社会和谐与科学发展为己任,积极宣传党的政策,致力全民普法事业,依托全国人大、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相关部门的主导资源,及时反映立法动态、全面采集司法信息、广泛交流执法情况,为各级领导干部、司法工作者和广大民众提供快速高效的网络服务,在各领域、各部门、各阶层及公众之间,建立对司法类问题和情况进行交流反馈、互动沟通的桥梁,为我国普法事业和社会稳定起到了应有的积极作用。
     北京法务科技中心同时承担司法系统内部信息网络、特种电子邮箱、中国法律援助网、中国政法网、中央综治办“亿万青少年普法组委会” 等多个重要网络系统的技术支持和管理任务,拥有高效的管理班子、精良的科技人员和成熟的运营团队。在全国22个省(区),建有配备无线网络和卫星传输设备的直属工作机构;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和高新技术认定证书;是全国政法领域同时具备 “ 有线网、无线网、卫星传输设施” 条件的专业服务机构。
     由北京法务科技中心投资设立的“北京法务传媒科技有限公司”,是全面承担中国司法网对外业务的运营实体。为了充分发挥综合优势、创造更多社会价值,成为对公众开放的实用性、科学化服务平台,我们全面优化运营体系,启动“法务支持”新模式,致力为各界各单位及广大民众,提供专业、高效、强劲可靠的法务支持综合保障服务。

 中国司法网        
 

本站公示
   本网站为所有用户提供的服务都是有限的。对非正式注册用户,以正常浏览本网站客观可感知的服务和时间为限;对已注册的会员用户,以注册条款及本网站与会员的全部有效约定为限。本网站依法维护用户合法利用网络的权益,同时也有责任对任何涉嫌违法、违规的网络行为采取技术制止及其它有效措施,并采集、保留全部追踪信息。
   1、任何使用本网站的用户,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等国家相关法规和政策,不得在本网站发表诽谤他人、侵犯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散布政治言论及任何低俗内容,不得有任何使用或传播电脑病毒、流氓软件、黑客程序等危及系统安全的违法行为,不得擅自私发各种形式的商业广告。
   2、所有在本网站发表的文章和资料,本网站均具有编辑权;除特别声明者外,本网站拥有对站内所有内容的合法处置权和综合利用权。本网站希望发表人认真进行会员注册,填写完整的注册项目和可靠的联系方式,以便在必要时与您进行沟通交流。
   3、在会员注册过程中,您需要设定用户名和密码。您设定的用户名不得有反动、低俗、违背公德的因素。您设定的密码必须妥善保管。您须对以您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本网站所发生的一切行为负责。因为黑客盗取或用户注册人保管疏忽,导致帐号、密码遭他人非法使用,注册人和盗用人均应承担相应责任。
   4、请您认真阅读本协议及站内其他有关公告、声明和提示信息,并正确理解其本意。如有不解之处,可要求本网站通过可行的方式进行解释。如未及时获得解释,或经由本网站解释仍未理解,或对任何条款存有异议,请用户放弃使用本网站的相应功能或服务。
   5、当您点选同意键或定制、使用、接受本网站任意一项服务时,即视为您已同意接受本协议及本站内其他有关公告、声明和提示的规范,包括接受本网站对这些规范条款所做的任何更新和修改。这些条款的更新、修改以站内所发布为准,不再另行通知。用户如果不同意修改或更新后的任何条款,可以主动放弃本网站所提供的服务;如果继续使用本网站,则视为用户已完全接受所有条款。
   6、本网站服务涉及到互联网及移动通讯等基础服务,可能会受到各个环节不稳定因素的影响。因此,本网站服务可能存在因不可抗力、计算机病毒或黑客攻击、系统故障、网络传输障碍等原因导致服务中断或不能满足用户要求等风险。使用本网站服务的用户须理解并自愿承担以上风险。本网站对服务之及时性、安全性、准确性无法担保,对因此导致用户的一切问题不承担任何责任。
   7、任何经由本网站上载、张贴、发送的资料、文字、照片、图形、视讯、信息、用户的各种资料(以下简称“内容”),无论处于公开还是加密方式,均由内容提供者承担责任。本站无法完全保证所有内容的合法性、正确性、完整性、真实性及品质;用户在使用本网站服务时,或许可能会接触到令人不快、不适当或厌恶之内容,用户同意自行加以判断和选择,并自行解决由此而可能产生的问题。本网站如发现可能对公众造成不良影响的信息以及任何违法、低俗的内容,将立即停止存储、传输这些信息内容,并保存有关追踪记录备查。
   8、保护用户个人隐私权是本网站的基本原则。(1)除非依据法律规定当国家管理机关查询、或为维护本站合法权益、或得到拥有者明确授权,则本网站不会有意透露用户的注册资料及存储于本网站的非公开内容。(2)如有人未经您同意在本网站发布了侵犯您合法隐私权的信息,您可按本协议第十条的要求和步骤向本网站提出申请,经本网站核实后立即给予屏蔽或删除。
   9、本网站致力维护知识产权和个人、团体的名誉权。若您认为有侵犯您这些权益的信息内容在本网站出现,可按照以下第十条的要求和步骤,向本网站提出申请,本网站将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府规范性文件采取措施,包括删除侵权内容或断开与侵权信息的外部链接。
   10、向本网站申请删除及屏蔽侵犯隐私权或名誉权的信息、申请撤销或清理侵犯知识产权的内容,需要以下条件和步骤:一,由被侵权人或其书面委托的代表人以书面方式提出,同时提供有效的身份证明(居民身份证或军官证、警官证、机构代码证等)影印件或复印件,以及电话号码和挂号邮件的收发地址;二,请说明具体情况,并完整、准确地列明相关信息或作品的名称及其所在的网页地址;三,请提供确认侵权的依据,同时提供侵权事实的举证材料。对涉及侵犯知识产权的作品,应提供拥有其著作权和/或依法可以行使其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属证明。请将这些资料按以上地址邮寄或面递本网站编审二部,您将会在五个工作日内得到明确答复。

编审二部          

法务之窗

特种电子邮箱服务卡